
校长新学期致辞:在数字的洪流中锚定教育的灵魂
……(开头部分已省略554字)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认为,“人类具有虚构故事的能力(想象力)”成为超越其他生物的最大原因。基于对幸福生活的本能追求,借助于工具能力和想象能力,经过几万年的演化,人类成为了地球的最高级形态的生物。直到今天,通用人工智能的崛起,让人类第一次感受到了文明主体地位的岌岌可危。
在不同的时代,人类总是扮演着时代的主人角色。在传统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农业劳动者、工匠、工人阶级是时代的主人,他们是能够“动手”的人;在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行业、新媒体行业、信息行业成为了时代主人,他们是能够“动脑”的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提出:在数字化的人工智能时代,时代的主人将会让位于那些创造情感价值、艺术价值的人,也就是能够“动心”的人。
于是在人人拥有超级大脑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要上学”这个问题也获得了答案。那就是为了避免被人类自己创造的机器所奴役,我们要培养和增强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人类优秀品质,培养“人”所独有的优势,例如审美感、同理心、领导力。
首先,审美感帮助我们在算法之外,看见生活的诗意。
人工智能可以生成逼真的画作和视频,却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美和诗意,天地变化日月升降这样的自然美感,元宵灯会小桥流水这样的文化美感,登上长城烽火台带来的历史美感,都是属于人类的独特感受,审美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让我们在自然、艺术和情感中感知生命的温度。
我校初二2班章芮萌同学的陶艺故事是审美感养成的典范。她从对陶艺的好奇出发,通过不断实践,逐渐领悟到材料与形态的和谐之美。这种“美”贯穿了她的生活,她的作品不仅是展厅中的展品,也是她馈赠师友的礼物,抑或是她家里餐桌上的餐具……可以说,芮萌同学是一个美商很高的人。英特就有很多这样充满艺术品位的同学。
仅展示765字,全文共29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