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治理工作典型交流材料
……(开头部分已省略1480字)
三是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主义,着力营造说真话、干实事、求实效的风气;要突出选贤任能,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弘扬向上向善正气,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要改进评价机制,严格区分应急与常态化运行要求,坚持常态贵稳急时贵动的运行理念,防止时时事事急字当头,坚决把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急功近利考核、华而不实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干实事、谋发展上。
二、强经济之基,赋能xx地区社会治理的物质支撑
党建引领xx地区社会治理必须重视经济基础。经济是治理的物质基础,产业是承载xx地区就业进而稳定区域人口规模的重要支撑。伴随着现代化浪潮下城市化、市场化的日益推进,包括人口在内的资源要素向区域中心城镇聚集或向更大的城市流动的普遍现象,这就产生了稳边固边需要维持相当规模的人口与人口向内地流动的深刻矛盾。改革开放以来,xxxx地区奋力发展经济、培植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代化xx幸福村建设把“产业兴”作为增强xx地区经济基础的战略性举措来抓。目前,全省所有xx行政村(社区)均已创建一项主导产业、成立一个以上规范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效初显。但就全局看,xx地区25个县(市)仍主要以甘蔗、坚果、咖啡、核桃、茶叶、橡胶、畜牧业等传统产业为主,普遍缺乏现代化支柱产业,产业“散”“小”“弱”特征突出,强经济基础任重而道远。
一是深化“区情”认识,把建设具有xx地区特色的现代化支柱产业作为长期奋斗目标。应该明确,由于地缘因素的制约,现代制造业很难成体系转移到xx地区。总体上说,相比其他省份的xx地区,xxxx地区具有光热水土等独特自然优势,把培育xx地区农特产业作为长期主攻方向是很现实的选择。因此,在引导产业发展上要进一步锚定方向,树立久久为功的观念,增强信心,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急于求成、朝令夕改。
仅展示807字,全文共4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