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077字)
(三)聚焦解决突出问题,明确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努力方向。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制约综治中心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一要解决“阵地不规范”的问题。部分综治中心场所面积不达标,功能布局不合理,标识标牌不统一,影响了综治中心的形象和权威。二要解决“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综治中心运行机制不完善,部门协作不顺畅,矛盾纠纷化解“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三要解决“保障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地方对综治中心建设重视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人员配备不齐,影响了综治中心的正常运转。四要解决“作用不突出”的问题。部分综治中心功能定位不清晰,服务群众不深入,矛盾纠纷化解率不高,群众满意度偏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必须紧扣“规范化、实战化、智能化”目标要求,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两手抓,推动综治中心建设全面达标、全面过硬。
(一)聚焦“规范化”,在阵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阵地建设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一要规范场所建设。严格按照“一厅五室”标准,即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室、心理咨询室、监控研判室、社会工作室,统一规划建设综治中心。市级综治中心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县级不低于500平方米,乡级不低于200平方米,村级要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二要规范标识标牌。统一综治中心标识标牌样式,在显著位置悬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牌匾,规范设置功能室标识牌、工作制度牌、流程图等,做到标识醒目、制度上墙、流程公开。三要规范功能布局。按照“前台+后台”模式,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前台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分类转办”;后台设置功能室,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化管理、心理咨询等功能集成。四要规范装备配备。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安防设备、信息化设备,满足日常办公、服务群众、应急处置等需要。
仅展示902字,全文共36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