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常委会议讲话:加大民主协商力度,提高建言献策水平
……(开头部分已省略994字)
(三)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机制。制度建设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争取和协助党委完善政协工作制度。今年初,省委转发了《政协x省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试行)》,我们要采取措施,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对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等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使之更具操作性。二是健全政协内部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规定和“三在先、三在前”的原则,规范协商程序;进一步完善“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议”四个层面的政治协商和例会制度,提高议事层次和质量,增加协商密度。三是完善政协机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专委会工作规则、秘书长办公会议规则,健全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等制度,注重提案、建议案、视察报告、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跟进等等,进一步完善协商工作的制度体系。
二、构建多层协商格局,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
__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明确人民政协主要有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四种协商形式。我们今年创新开展的“双月协商”,是这四种协商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实践来看,有效地提高了协商密度,提升了协商层次,增强了协商效果。这四种协商各有侧重和优势,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高密度的协商格局。
(一)专题协商重在准确选题。专题协商是政协各级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和地方的重要事务以及某一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或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的协商。选择协商课题是专题协商的关键,要把握这么几条:一是选择与国家、地方或者部门、民生休戚相关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协商议政重要议题;二是选择协商议题必须紧紧围绕_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围绕地区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设计、重大决策制定,包括对地区中长期规划以及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安排意见进行;三是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能够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政协有条件有优势的题目进行协商。议题采取先民主后集中方式,提炼出协商课题,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最后经过党组会议、主席会议讨论审议后付诸实施。
仅展示884字,全文共33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