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历史小故事(40例)

写作素材

1.朱元璋“廉政谈话”的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治腐败、稳固江山,每启用一批地方官员,总要告诫这些预任官员,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这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底的泉水虽然不多,但甘甜清爽,每天都可以汲取享用,泉却始终不会干涸。相反,不愿守用井底之泉,而去追求薪俸之外的财物,则如投身肆虐的洪流,虽可暴饮狂欢,但好景绝不会长,迟早会遭遇灭顶之灾。

2.汤斌识人的故事

某秀才偶然路过书店,见一少年正在数钱购买《吕氏春秋》这部书,不慎将一枚铜钱落在地上。秀才便偷偷用脚踩住,待少年离去后快速弯腰收入囊中。不想旁边坐着一个老者,将这一切完全看在眼中,忽地站起追问此人姓名,然后冷笑而去。后来秀才得到江苏常熟县尉的官职,兴冲冲地整装去赴任,拿着拜帖拜见巡抚大人,但却被告知,他已被弹劾,不用去上任了。秀才不解,传话人告诉他,因为他“贪心”。此人愈发不解,怀疑是一场误会。巡抚衙门的一席话,让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窃贼乎?”你不记得当年书店中的事了?当秀才的时候,尚且视一文钱如命;如今侥幸做了地方官,你能不搜刮索贿,做一个戴纱帽的窃贼甚至劫匪吗?此人这才醒悟当时问他姓名的老者,就是现在的江苏巡抚汤斌,于是非常惭愧地辞官走了。

3.于成龙清廉的故事

清代的于成龙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他任黄州知府时,当地遭遇连年饥荒,他一面向上司请求蠲免税赋,赈济灾民,一面开展民间自救,自己常年以粗糠野菜为食,把节省的薪俸口粮用于救灾,老百姓编歌赞道:“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于公食糠粥。”后来于成龙官至两江总督,依然是“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称他为“于青菜”。于成龙病逝时,部属见其床头旧箱里仅有绨袍一件、靴带二条,瓦瓮中粗米几斤、盐豆豉几碗。康熙曾评价于成龙“居官清正,为古今廉吏第一!”

4.胡寿安“青菜知县”的故事

明代的胡寿安任新繁知县时不但公务廉明,爱民如身,还抽空在后院的空地种满蔬菜,补贴家用,招待客人,百姓感其清廉,称他为“青菜知县”。胡寿安平日居家穿粗布衣,吃粗米饭,睡纸蚊帐,在简朴的生活中获得一种别样的愉悦,他为自己用的纸蚊帐写了一首诗:“紫丝步障最奢华,卧雪眠云自一家,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梦到梅花。”胡寿安在信阳做官,任满离任时行囊空空一担轻,百姓相送“如悲亲戚”,他题诗致谢道:“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贫。”

5.张堪“渔阳惠政”的故事

东汉时期,汉武帝任命张堪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太守。当时成都富庶,钱财如山,但他秋毫未取,离开成都时,只乘一辆旧马车,车上唯行囊而已。不久,朝廷又任命张堪为渔阳太守。他在任时秉公执政,“捕击奸猾,赏罚必信”,深得当地人民爱戴。当他提出要在渔阳地区大兴水利时,众多百姓响应,短期之内便开出稻田八千多顷。百姓编了一首歌谣赞颂张堪:“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在渔阳任职8年,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渔阳惠政”因此而来。

6.王世充因“口惠而实不至”的故事

《资治通鉴》记载,隋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在攻下洛阳后,被封为太尉。为展示自己有招纳贤才、广开言路的胸怀,王世充在太尉府外立了三块牌子:一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二求武勇智略,能摧锋陷敌者;三求身有冤滞,拥抑不申者。看到这样的三块“广告牌”,每天上书言事的多达数百人。王世充“悉以引见,躬自省览,殷勤慰谕”,于是“人人自喜,以为言听计从”。但事实上,王世充口惠而实不至,“下至士卒厮养,世充皆以甘言悦之,而实无恩施。”轻诺寡信的王世充,渐渐失去了文官武将及百姓的信任,也为自己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7.古代官员“言必信,行必果”的故事

明朝张津在浙江海宁谯楼上题过这样一副对联:“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他主政期间,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清朝乾隆年间的铁面御史钱沣也撰写过一副对联:“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钱沣在担任湖南学政时,曾前往各县视察,按当时的“棚规”,学子要凑钱向学政致意,但钱沣一概不受;他当京官时,不饰车马,只买了一匹瞎了一只眼睛的骡子当坐骑。

8.古代官员正身直行的故事

唐代元德秀任地方县令期间,立志以圣贤之风勤勉于政,坚持洁身自好、持身以廉,从不收受贿赂,过着“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高”的生活。他在鲁山做县令三年期满离任时,只有一匹薄布,别无分文,百姓与之挥泪而别。唐人卢载在《元德秀诔》中赞曰:“谁为府君,犬必舀肉。谁为府僚,马必食粟。谁死元公,馁死空腹。”北宋司马光评价道:“德秀性介洁质朴,士大夫皆服其高。”元德秀戒贪止欲、正身直行、造福百姓,堪称清官典范。

仅展示1990字,全文共7914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红色诗词《七律·长征》里的党史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西柏坡红色故事: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年底,毛泽东在西柏坡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毫不含糊地指出: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任弼时的红色家风与崇高品格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红色足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弼时同志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对红色家风的形成与发扬,增添了厚重的积淀。

朱德的入党故事一波三折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朱德发奋学习,并且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感化与引导下,“思想大大地发展了”,被共产主义事业所吸引,决心参加这个党,成为其中一分子,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与自由,为全人类的幸福而献身。

李大钊的七个小故事

李大钊出生于1889年10月29日,当时正处于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之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大钊走上了求学之路。他从小聪明好学,六岁起入读乡村私塾,九岁时手抄《重译富国策》,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1905年科举停办后进入永平府中学堂学习了两年新学。

最近上新
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xxx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全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机关主要领导关于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表态发言

今天,巡察组各位领导亲临指导,反馈了巡察意见,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效,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整改建议。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及全体干部职工,向巡察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巡察反馈的问题,我们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并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务实的作风,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

乡镇党委基层党建创绩提升行动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xx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创绩提升”这一主题,立足发展瓶颈问题、党建短板弱项,聚力攻坚、合力克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实现xx全面乡村振兴发展赋能强基,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检察院关于殡葬改革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xx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党员干警带头践行殡葬改革,引领社会风尚。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2025年办公室主任现实表现材料

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打造“全市领先的市委办公室”,在“服务大局、服务领导、服务基层”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市委办公室在各项考核中均名列前茅,xxx同志也多次被评为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其个人绩效考核更是稳居前列。

热门阅读
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见建议

虽然能够坚持每周学习研讨,但是学习的形式还不灵活,学习的程度还不精细。主要表现在:有时比较注重分管领域内容的学习,其他方面的内容学得相对少一些。有时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好,任务少的时候抓得紧一些,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还没有做到坚持经常、一以贯之。

干部考察、考核与现实表现评价用语(28例)

政治素质过硬,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能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和多元的信息中准确甄别是非对错。政治领悟力强,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内涵和意义。政治执行力坚决,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治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任职表态”类写作金句汇编(35例)

1.虚心学习、勤奋钻研、持续提升,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能力服务工作,用业绩回报组织。2.坚定信念不动摇,坚守原则不松懈,坚持底线不逾越,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五一假期文明行为倡议书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充分展现xx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全力营造文明安全、和谐舒心的旅游环境,体现雪野开放、包容、活力、创新的城市品格,我们向辖区居民朋友提出倡议:

述职报告写作大小标题(50组)

1.直面挑战,勇破难关。2.逆水行舟,坚毅突围。3.破局克艰,砥砺前行。4.勇扛压力,绝境逆袭。5.迎接挑战,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