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七律·长征》里的党史故事
……(开头部分已省略587字)
湘江之战,是_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_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这一战最终换来红军战略方向的彻底改变。
广西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193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军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_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奔袭云南,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6月,渡过天险大渡河的红军继续北上,迎来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自此开启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征程。草泽吞没了战士的躯体,风雪把他们凝成了永恒,但英勇的战士并没有被吓倒,他们默默地掩埋好战友的尸体,义无反顾地前进。
1935年9月,毛泽东带领_红军翻过积雪覆盖的岷山,来到甘南榜罗镇。在这里,__定下落脚陕北的决策。_红军主力的长征胜利在望,毛泽东挥笔写下著名的《七律·长征》。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张加华说:
这首七言律诗,高度展示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诗洋溢着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也反映了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勇于胜利的自豪感。
仅展示562字,全文共13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