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公司“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踏实干事、勤劳干事、廉洁干事”专题研讨
……(开头部分已省略815字)
二、强化监督执纪,深入整治顽瘴痼疾,净化干事环境
作风建设贵在抓常抓长,必须织密监督网络,形成震慑常在的高压态势。
(一)实施靶向监督精准发力。聚焦薪酬改革关键节点,针对基层管理、客户服务等廉洁风险高发领域,建立“三查三看”监督机制:查业务流程看制度漏洞,查服务对象看异常往来,查费用支出看隐形变异。重点整治“微腐败”易发环节,对收受烟酒礼品、违规接受宴请等行为“露头就打”。
(二)创新监督手段提质增效。建立“监督再监督”机制,重点对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履职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导。整合传统监督渠道,在公告栏、基层服务站等场所统一公示来信地址、举报电话及电子邮箱,同步设立“监督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周汇总、月研判、季通报”动态跟踪机制,推动形成“受理-核查-整改-反馈”闭环链条,以责任倒逼提升监督质效。
(三)严肃执纪问责形成震慑。严格执行《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对顶风违纪行为实行“三个一律”,线索一律深挖、案件一律通报、责任一律倒查。建立重点岗位人员廉洁承诺动态更新制度,对存在“吃拿卡要”行为的,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完善制度机制,培育崇廉尚俭文化,构建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扎紧制度笼子,厚植廉洁土壤。
(一)健全约束机制堵漏洞。各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修订《廉洁风险防控手册》,针对薪酬改革特殊时期新增纪律要求:严禁以薪酬调整为由消极怠工,严禁借工作便利谋取私利,严禁向服务对象转嫁经营压力等。建立重点岗位AB角监督制,对权力运行实行全过程留痕管理。
仅展示673字,全文共209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