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书月读《容忍与自由》心得体会
……(开头部分已省略1382字)
在《差不多先生传》一文中,胡适先生说,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他常常说:“凡事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差不多先生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作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文章虽短,但是却将诸多中国人一生的影子浓缩其中。
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仅仅从文章的题目中就知道作者在说什么,“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
胡适强调做学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他本人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注重的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学,研究国学,研究治国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谨慎。
胡适不提倡东方的圣人那种无为。人生在于奋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乐观和自信。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人生的乐观。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无论是在科学上的小困难,或者是人生上的大问题,都得要严格地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自觉就是自己批评自己,自己检讨自己,自己修正自己。“勤”“谨”“和”“缓”这四个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诀,也是良好的治学习惯。做学问要能养成“勤谨和缓”的好习惯;有了好习惯,当然就有好的方法,好的结果。
仅展示734字,全文共26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