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专题党课:从国际谈判中浅窥大国崛起
……(开头部分已省略1357字)
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正式开始,停战谈判从来就不是一项孤立的外交斗争,而是军事、政治紧密交织的国力与智慧的较量。抗美援朝经过第一阶段五次战役后,“联合国军”被志愿军赶到“三八线”以南,美国政府一边打着“先停战,后谈判”的幌子,一边积极筹措扩军。傲慢的美军并没有从战争失败中得到教训,在谈判桌上更是诚意全无,关于分界线,美方代表居然以“海空军优势补偿”为理由提出将停战分界线划在我军大后方,被我方断然拒绝。后来,美国又提出“三八线不宜放手,必须给联合国军以适当防御阵地”、“大炮与机关枪的辩论”等荒谬理论蓄意挑衅,连续发动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绞杀战”“细菌战”“摊牌计划”等一系列进攻,企图用战场上的火力增加谈判桌上的压力。毛主席给出的回答是:“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为止!”志愿军很快确定了“立足于打、以打促谈”的作战指导方针,面对“联合国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仇敌忾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用顽强的作风、无畏的胆气将“联合国军”抵挡住一次又一次进攻,挫败了美企图利用战争赢得谈判筹码的阴谋。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等一批战斗英雄更是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在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在仅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敌人演绎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一举歼灭敌军2.5万人,让上甘岭成为美军心中永远的“伤心岭”。随着战争的深入,美国愈发清楚认识到“联合国军”在正面战场已无法战胜英勇的人民志愿军,1953年7月27日,迫于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停战实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仅展示704字,全文共37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