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要”经验感悟分享

文秘攻略

……(开头部分已省略641字)

二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

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是先秦时期关于阅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参省”即反省、考察。

他认为,君子只有广泛地学习,每天省察自己,才会积善成德,见识高明,行为不会出错。荀子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观点告诉我们,积累知识是手段,培养道德操守、涵养君子人格是目标。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会做到博学多闻,永不停步!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为学读书方面有不少精彩论述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谈到为学读书,对我们很有启迪:一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孔子认为,孔文子之所以谥号为“文”,是因为他既聪明灵活、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其实,孔子自己就是一个谦逊的人。《论语·八佾篇第五》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他认为,这正是礼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学而不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

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成效和读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正是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弘扬的良好学风和传统美德。

仅展示672字,全文共3404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写材料如何思考?只有想到,才能写到

我一直主张,想写好文稿一定要注重思维训练,因为写作最终是思维的较量,倘若你不会思考或思维方式不对,实际写将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于是,朋友们经常问到我写作思维的训练问题。为了给大家思维的启发,我在线下讲《公文写作的十大思维方式》,同时也在公众号里做一些探讨。

人民日报教你写开头和结尾(12例)

开头:“用双手成就梦想”,是很多人奋斗拼搏的写照。也有一些人,在用另一种方式托举着希望。不久前,一位名叫彭超的无臂少年,在研究生复试考场用脚写字,最终考入同济大学。考场上,弯曲的身体、认真的神情、执着的眼神,让奋力的书写绽放希望,让多年的坚持开花结果。

笔杆子公文高手的“八个绝招”

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习至关重要,公文写作是直接运用语言和思想为对象,提出工作思路和要求,不学习就是一潭死水,学习是思想的生长素。

谈谈公文写作的积累问题

最近,有读者朋友跟我吐槽说,写材料时没东西可写,三两句话写完就不知写什么了,看别人文思泉涌,说法一套一套、金句一串一串,像竹筒里倒豆子,哗哗哗的出来。问我有没有什么诀窍?说实话,我从不给人推荐任何诀窍,因为我不鼓励投机取巧,实在要说就是:下笨功夫。

公文材料写作辅导培训班讲课提纲

本文是某县县委研究室一次读书班上,关于公文写作辅导方面的培训提纲(通讯提纲)。建议深研此文,跟着文章脉络,从“定位、学习、心态”三个方面,思考“如何敲开材料的大门”,以求“让思想行走在巅峰之上”。

最近上新
2025年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启动会讲话

今年,是“项目提质年”“产业升级年”“改革攻坚年”多轮并进的一年,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全面铺开。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强化能力;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转变作风。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既是夯基垒石之举,更是破题开局之要。

县政府系统“素质建设提升年”方案

树立重业务、重能力、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带动县政府系统各级机关和干部队伍能力整体提升,确保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县政府决定于2025年在全县政府系统开展“素质建设提升年”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共治能力,决定在全县小区范围内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机制,组建议事平台,以联席会议形式共商小区建设管理事宜,预防和化解小区矛盾,全力构建和谐小区。

乡镇2025年红色名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党委始终将“创绩提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激发全体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推动xx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

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和决议,明确了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