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经验总结
……(开头部分已省略1328字)
(二)构建网络保护新格局,净化数字成长空间。面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挑战,我县成立由网信、公安、教育等多部门联动的网络保护专项工作组,建立“平台备案+内容巡查+违规处置”全流程监管机制,对属地重点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管理。技术防护方面,自主研发青苗护盾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关键词过滤、图像识别等技术,全年累计清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x万条,及时处置网络欺凌案件x起,对x家违规平台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同步开展清朗专项整治,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充值、传播不良内容等行为,查处违规网吧、电竞酒店等场所。
(三)强化特殊群体兜底保障,传递温暖守护力量。聚焦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建立分层分类保障制度,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提升至每月x元,并通过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x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助学金x万元,确保教育之路一个不落。创新推出“1+1+N”结对帮扶模式,由县领导牵头、部门负责人主抓、志愿者团队参与,为x名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生活照料等个性化服务,累计解决实际问题x余件。建成x个童心港湾示范点,整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开展心理疏导、艺术疗愈、科技体验等活动x场次,服务儿童x万人次。其中心灵树洞周末爸妈等项目有效缓解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相关经验获省级民政部门推广。通过物质保障与精神关爱的双重托举,特殊群体儿童成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创新工作方法,打造社会化治理品牌
(一)培育专业社工服务力量,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专业队伍。为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了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通过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社工服务网络。一方面,积极引入外部专业资源,引进x家专业社工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权益维护等精准服务;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培育x个本土社工组织,增强服务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实施护苗成长社工培养计划,围绕儿童心理干预、家庭关系调适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x期,累计x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有效提升了社工队伍的专业素养。为扩大服务覆盖面,创新推行“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补充作用。通过组建爱心妈妈五老等x支志愿者队伍,吸引x名志愿者注册参与,形成了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广泛参与、社会力量协同助力的服务格局。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更通过志愿者的邻里优势,将关爱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构建了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仅展示1026字,全文共30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