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在2025年市党建引领协调机制会议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143字)
二、聚焦重点突破,以精准发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关键、精准施策。要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攻坚突破,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攻坚“空心村”治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空心村”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治理。要深化专项治理,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空心村”摸底调查,逐村建立“一村一档”台账,明确治理路径和时间表。比如,某县通过“空心村”治理,腾退土地2000余亩,其中800亩用于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用于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200亩用于复垦造林,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要强化产业支撑,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比如,某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打造“民宿集群+采摘园+手工作坊”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要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向“空心村”倾斜,实施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工程,同时配套建设卫生室、文化广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二)整顿软弱涣散,建强基层组织“桥头堡”。软弱涣散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短板”,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整顿。要常态化排查整顿,建立“村级自查、乡镇核查、县级抽查”三级排查机制,对班子不团结、信访矛盾突出、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社区)实行“一村一策”整改。比如,某村通过“四个一”措施(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2件,化解信访积案5起,村集体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长到30万元。要选优派强驻村干部,坚持“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从县乡机关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任职,同时建立“导师帮带制”,由乡镇党委书记、优秀村书记“一对一”指导,帮助驻村干部快速进入角色。要强化制度约束,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三资”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公开”,从源头上防范“微腐败”。比如,某县通过建立“三资”监管平台,实现村级财务线上审批、实时公开,群众扫码即可查询账目,有效堵住了管理漏洞。
仅展示1000字,全文共38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