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与驻村工作交流会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645字)
政策引导是关键。我们用足《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返乡人才提供创业场地租金减免、小额信贷贴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订村规民约、设立“乡贤榜”、开展“最美返乡创业者”评选,让回流人才感受到尊重与认同。2022年以来,全村累计吸引47名外出务工者、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其中32人带着技术、资源和资金投身产业发展,成为激活乡村的“火种”。
二、转型: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让产业合伙成为发展“引擎”
人才回来了,如何让他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我们探索的核心是——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机制,让返乡人才在产业振兴中既是“创业者”,更是“主人翁”。
(一)农业领域:从“承包土地”到“共建产业链”
过去,村里土地流转多是“一租了之”,农户拿租金、企业赚利润,双方缺乏深度联结。返乡青年王x(代称)曾在某农业公司做技术员,2023年回乡后,我们支持他牵头成立“金穗种植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以100亩撂荒地入股,农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合作社负责技术和销售,收益按股分红。如今,这片土地种上了高附加值的蓝莓和有机水稻,亩产效益从过去的800元提升到8000元,27户农户不仅每年拿到土地租金,还能参与合作社盈利分红,x也从“打工仔”变成了年收入30万元的“新农人”。
这种模式很快在全村推开,我们又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成3条冷链生产线,开发出蓝莓果干、富硒大米等12个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2024年,全村农业产值突破2000万元,较2020年翻了两番。
仅展示681字,全文共32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