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跟班学习工作总结
……(开头部分已省略601字)
“千岩万壑巧布局,脉络清晰自宜人”。初读文章,必定要先知其大略,大略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支撑起这个内容的主体框架。要做到骨架挺立、脉络分明,良好的逻辑性思维是基础。研究室每天都要撰写各式各样的材料,虽然以我的水平无法撰写研究室的重要材料,但通过材料汇编、校稿、改稿等工作,我可以见证一个材料的修改完成过程。一篇材料为什么要这样改?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是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去谋篇布局?通过思考借鉴,反复斟酌,培养自己文字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第三点是创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作为跟班学习人员,工作中琐事居多,大多繁杂无趣,但创新就是要将平常的事情做出亮点。一是了解吃透。创新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把内容吃透方可别开生面,想出新的东西。政协有7个委室,9个科室,每个委室虽职能不同,但都代表着市政协,一个委室有亮点,代表着整个市政协工作有亮点,所以我每天都会去市政协官方网站上看看,简要记录网站动态,截至目前,网站共更新121条政协工作动态,这些都成为我撰写市政协相关稿件时,丰富内容、创新思维的源泉;二是转换思维。学会站在市级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我在跟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通过整理领导录音等工作,提升心理站位,扩大眼界和格局,这有利于我们根据不同的领导、不同场合,把握好材料的角度,进行缜密思考和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曾经有一位写了半辈子材料的退休老领导跟我说过,写文章分三个阶段:以文字见长;以逻辑见长;以思想见长。以文字见长就是,能够把事情表述清楚,做到精简无废话;以逻辑见长就是,文章脉络清楚明确,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以思想见长就是,凌驾于文字之上,思想深刻,经得起时间考验。
仅展示734字,全文共19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