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024字)
从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领域廉政建设搞得好,能够有效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全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反之,如果重点领域廉政问题频发,就会破坏市场环境,滋生腐败现象,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x家大型企业入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
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和有效防控重点领域廉政风险
加强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深入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要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物资采购、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摸清廉政风险点的数量、分布和表现形式。在工程建设领域,要重点排查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项目审批领域,要重点排查审批流程、审批权限、审批标准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在资金管理领域,要重点排查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监管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物资采购领域,要重点排查采购计划、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验收等环节的廉政风险;在行政执法领域,要重点排查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执法结果等方面的廉政风险。例如,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投标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包括:招标人设置不合理的招标条件,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制;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围标串标;评标专家不公正评标,泄露评标信息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县近三年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中,有60%以上涉及招投标环节的廉政问题。在资金管理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资金挪用、截留、挤占;虚报项目套取资金;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规范等。x县财政局在一次自查中发现,有个别乡镇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涉及金额达50余万元,经过及时整改,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廉政风险点台账,明确风险等级、责任主体和防控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要广泛征求群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廉政风险点排查全面、准确、到位。
仅展示1058字,全文共57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