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乡镇书记法治工作情况报告

汇报材料

……(开头部分已省略667字)

(三)强化能力提升,建设过硬法治队伍

全镇共有调解员56人,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18个,覆盖率100%。落实“一线工作法”,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训2次。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1件,化解30件,化解成功率97%。17个村均落实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五个中心警务室各配备1名专职调解员,每村1名联防员,负责各村信访,平安创建等综治工作,有效保障xx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四)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知法守法意识

按照“八五”普法相关文件精神,集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向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等重点宣传对象宣传宪法、民法典、一法一条例以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知识,共举办学法用法讲座8余次,开展法律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各类法律书籍、法治主题宣传彩页1500余册,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受众3000余人,推动普法宣传活动常态化。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协调发挥不够,未能真正形成合力。镇政府各执法站所按照上级业务或主管部门管理安排,业务繁重,之间沟通协调少,共同参与积极性不够高,没有真正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法治宣传缺乏亮点。法治宣传力度不足,基层法治阵地建设和其他工作结合的紧密度不够,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内容不符合群众期待、普遍枯燥乏味,没有结合具体案例、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向法律宣传,法治教育组织难度大、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三)法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联调员、调解员、执法大队等人员业务能力不够精通,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掌握法律知识不全面。

仅展示680字,全文共1630

请登录后继续
最近上新
区县2025年人员转移和防汛抢险综合演练工作方案

某某泊滞洪区作为重要的防洪缓冲地带,在应对洪水灾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一旦上游持续降雨,多座水库泄洪,蓄滞洪区启用的压力将陡然增大,可能对下游区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应对这一潜在危机,提升全县防汛抢险和人员转移的实战能力,特组织本次综合演练。

县委副书记在县委专题调研成果交流会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总结全县重点领域调研成果,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举措。刚才,各调研组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下面,我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作家协会主席就职仪式致词

此刻,我怀着最深的敬意与感动再次站在这里。感谢大家的信任,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让我得以在X县作家协会主席这个承载文学梦想的位置上,继续服务。这份沉甸甸的托付,让我倍感责任重大,也让我心中充满对文学事业更深的热爱与敬畏。

党课:在深化作风建设中坚决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根据学习教育计划安排,今天我以“在深化作风建设中坚决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为题给大家上一次党课。党的作风直接关乎党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更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

县委书记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动员会讲话

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怀揣梦想,在我县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施展才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汇聚力量,共同推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热门阅读
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汇报(8篇)

紧扣“学纪知纪、守纪执纪、用纪促纪”主线,在统筹推进机制建设、强化头雁引领效应、创新教育载体模式等方面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作风建设路径。

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汇报发言(20篇,8.9万字)

大家好!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一体推进学查改,致力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在学习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切实做到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领导班子学习__精神对照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5篇)

在某国企下属子公司调研时,调研组成员仅听取汇报,未深入生产车间、项目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对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中遇到的困难掌握不全面,导致调研成果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发展,没有真正做到沉下去、摸实情,违背了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深入基层调研的要求。

党支部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自查情况报告(全文5800字)

按照上级党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工作的部署要求,我支部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全面回顾总结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2025年上半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7篇,3.2万字)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主责主业,层层压实责任,持续深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为全市财政事业的稳健运行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纪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