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_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研讨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879字)
二、从“治病救人”到“服务造福”:深刻体悟医者初心的时代内涵
__强调,“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这十字,赋予了我们这份天职更温暖、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医“病”,更要医“心”;不仅要关注诊疗的结果,更要关注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在日常工作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群众对中医药那份朴素而深厚的信赖。一杯温热的汤药,一次轻柔的推拿,往往能换来患者舒展的眉头和真诚的感谢。这份信赖,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同时,我也时常反思我们服务中的不足。比如,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是否配齐,让我们在诊断时能更有“武器弹药”?服务流程是否能再优化,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中医药的健康知识普及是否到位,能否让“治未病”的理念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些问题,正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理念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国家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能够开展6项以上。这正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我们提升内功、优化服务的具体举措。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量占比已达到总诊疗量的24.22%,比2012年增长了20.56%,这个数据背后,是亿万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真实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看好病”的层面,更要思考如何“看好病”的同时,让服务更贴心、更便捷、更有温度,让中医药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健康守护神。
仅展示675字,全文共28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