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题工作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786字)
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认识上还存在温差。部分同志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一阵风”思想,工作时紧时松,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意识。认为这是环卫部门一家的事,没有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是行动上还存在落差。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停留在“扫扫地、收收垃圾”的初级阶段,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不够,对精细化、智慧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不足。比如,我们的“智慧垃圾监管平台”虽然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数据应用深度不够,预警分析能力有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垃圾分类的智能识别,准确率高达95%以上,而我们的平台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责任上还存在偏差。一些单位和个人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现象依然存在。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不到位,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还有待提高。建筑垃圾的源头管控和末端处置依然是我们管理的薄弱环节,偷倒乱倒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因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反思,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质效
下一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目标,以智慧化、精细化为导向,全面提升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水平。
第一,要以“智慧大脑”引领精细化管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已经建成的“智慧垃圾监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期、三期的升级改造。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引入更高级的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对垃圾分类、违规倾倒等行为的自动识别和预警能力。要将平台的数据应用从简单的统计报表,向深度的分析研判转变,为我们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比如,通过分析垃圾产生量、清运频率、车辆轨迹等数据,我们可以优化清运路线,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要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从源头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闭环式监管,彻底杜绝偷倒乱倒现象。
仅展示872字,全文共29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