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践行新时代_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研讨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848字)
我们xx管理区有着独特的“传红守绿”文化基因。一方面,是老一辈兵团建设者留下的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另一方面,是世代传承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绿色生态文化。如何将这两者有机融合,并以此为载体,将优良党风内化为群众的行为自觉,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体会到,引领社风民风,不能搞空洞说教,必须找到根植于本土的文化载体。我们推动的“红色故事汇”活动,邀请老兵、老知青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党风的传承,它让年轻一代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责任担当。我们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鼓励他们将勤劳质朴、守望相助的草原美德融入到手工艺品和民俗活动中。我曾和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交流,他告诉我,他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传授“匠心”,这种对作品精益求精、对传统心怀敬畏的态度,不也正是我们_人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工作作风的体现吗?当党员干部带头传承红色文化、守护绿色生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这种身体力行的作风,便会像一颗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三、深刻感悟文明实践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检验党风成色的“试金石”
如果说群众路线是“生命线”,文化是“涵养源”,那么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以党风引领民风的具体抓手和“连心桥”。我分管文明办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对此感触最深。文明实践的本质,就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仅展示671字,全文共229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