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讲赛总结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546字)
尽管我们已进行诸多探索,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仍有待商榷。因此,总结课赛不仅是审视当下教学的得失、沉淀经验,更是共绘未来改革蓝图、擘画新程。接下来,我将以“直面问题不回避、锚定方向谋突破、砥砺奋进启新程”为纲,谈一谈我对本届课赛及我们常规课堂教学的一些感悟及思索。
一、正视积弊: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揭摆问题
课赛十二载,虽硕果累累,但从常规教学现状来看沉疴犹在。若讳疾忌医,必将贻误学校发展、错失我们能力提升的良机。纵观我参与咱们二中三届课赛的经历,一些问题特别突出,将其凝练为“六重六轻”:
1.重形式轻实效,课堂改革“浮于表面”。部分教师教案如“移花接木”,课件似“邯郸学步”,导学案与教学目标南辕北辙;课堂看似热闹纷呈,实则学生“雾里看花”,核心素养培养沦为纸上谈兵。更有甚者,以多媒体炫技掩盖内容空虚,技术应用“金玉其外”,教学效果“败絮其中”。
2.重传统轻创新,教学理念“固步自封”。自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改已实施二十多年,但从课赛来看,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思维“囿于樊笼”;板书杂乱无章,示范性如“无的之矢”。新课标要求“以生为本”,但大多课堂却未能深入培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些现象均反映出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3.重个体轻协作,教研活动“形同虚设”。备课组“各自为政”,有的教师仅简单拼凑教案,缺乏深入研讨;教研会“人浮于事”,缺乏主题引领,往往变成工作安排的会议或聊天场;评课环节“隔靴搔痒”,碍于情面,只谈优点不谈缺点,失去了教研的真正意义。如此“孤军奋战”,不仅浪费资源,更阻碍教师专业成长。
仅展示731字,全文共41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