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2622字)
第三,聚焦“动态管理”,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考虑到基层实际动态变化,我们明确清单“一年一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每年12月由领导小组牵头,结合年度考核、群众满意度、上级督查反馈等情况,对清单事项进行“回头看”;对新出台的政策要求、新出现的社会需求,及时纳入清单;对已过时、低效的事项,坚决予以删除。例如,若明年全镇(街道)推进“智慧农业”试点,相关“数字农业服务”事项将被动态补充进清单,确保清单始终与基层发展同频。
四、坚持试点先行,在“以点带面”中检验成效,解决“怎么用”的问题
为确保清单“接地气、易操作”,我们选择基础较好、代表性强的社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广。试点中,社区重点围绕“民生服务”领域,将清单细化为“独居老人关爱、儿童课后托管、矛盾纠纷调解”等12项具体事项,并配套制定《事项办理操作手册》,明确每项事项的“办理主体、流程图、时限要求、监督方式”。例如,针对“独居老人关爱”,清单规定“每周一、三、五由网格员上门走访,记录健康状况、生活需求,建立动态台账;发现紧急情况30分钟内上报社区,2小时内协调解决”。试点运行2个月来,社区累计服务独居老人120人次,解决实际困难45件,群众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试点的成功给了我们信心,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清单编制不是“一劳永逸”,关键要在“用”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同步建立了“三评”机制:干部自评,每月召开一次“清单执行分析会”,由各站所负责人汇报事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群众评议,每季度通过“院坝会”“线上问卷”等形式,收集群众对事项办理的评价;上级考评,将清单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通过“三评”联动,切实将清单从“纸上”落到“地上”。
仅展示757字,全文共68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