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马克思靠谱》心得体会(2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860字)
将来我们还会面临就业的选择,马克思十七岁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则是一份很棒的建议书,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只有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融入祖国甚至全人类的事业中,我们心里就会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我们的理想才闪闪发光。我是非常赞同这句话的,我认为我十八年来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自己能为别人帮点忙看到他们脸上笑容的时刻,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是任何都不能代替的。我又想到郑强教授说的:“不是工作不好找,是享受的工作不好找。”正如__所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应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选对了路,就不怕路远。有人说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其实我觉得应该是选对方向才让所有努力有了意义,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失落与遗憾,而是小小水滴汇聚成江海,终实现梦想。正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选择什么职业方向,都应始终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刚才其实有谈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常常让人失落,有些人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而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掌握唯物辩证法。书中有一段关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待“批评”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从批评的动机和批评的根据两个维度对批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建设性批评(善意的、有根据的),牢骚性批评(恶意的、有根据的),跟风式批评(没有动机、没有根据)、造谣抹黑式批评(恶意动机、编造证据)。当我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待批评,心里便有谱了,不再会因为第三类和第四类批评而精神内耗甚至怀疑自己,如今网络发达,有不少吃瓜群众不清楚事实真相便化身键盘侠,受到网暴的受害者亦不少,虽然我们管不住别人乱说的嘴,但如果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不同的批评,那么因为网暴而产生的悲剧想必就会少很多吧。
仅展示771字,全文共36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