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开头部分已省略2301字)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聚力政策加力提效,夯实财政运行基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更大力度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化税收共治机制,聚焦重点税源动态监测,加大矿业权出让、国有资产盘活等非税收入挖潜力度,确保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四严控四强化”支出管理机制,严控非急需项目支出,市级部门公用经费再压减5%,全年存量资金盘活率提升至90%以上。抢抓国家重大政策窗口期,专班化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项目申报,力争全年争取_转移支付突破3000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500亿元,全力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聚焦服务发展大局,提升资金撬动效能。围绕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推动财政资源精准滴灌。设立30亿元产业升级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投向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强链扩圈”行动,新增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链主”企业技术攻关与上下游协同。深化民生保障优先机制,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以上,重点保障教育“薄改提标”、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养老“适老化改造”等十大民心工程。创新财金联动工具箱,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分险机制,全年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超100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新增红利60亿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深化改革风险防控,筑牢可持续发展防线。纵深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构建“零基预算+成本效益分析”双轮驱动模式,实现项目支出标准化覆盖率90%以上。深化市县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绩效挂钩+分类分档”转移支付机制,对重点功能区实施税收增量返还激励。严守风险防控底线,落实政府债务“四色预警”动态监测,全年化解隐性债务200亿元,推动3家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强化基层“三保”托底,建立市县财力共担应急机制,确保养老金、医保补助等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兑付。加快数字财政建设,年内建成财政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风险预警“一网通办”,以治理效能提升护航财政行稳致远。
仅展示889字,全文共31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