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材料:创建“城心护未·检爱成长”检察品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开头部分已省略1087字)
二是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深入推动法治副校长(副园长)实质化、规范化履职。编写“法治情景剧”,利用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法庭”活动5次,提升青少年学法兴趣。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制作专题法治宣传片5期,发送致全区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学一封信等活动,实时跟进最新法治宣传主题活动。
三是提升法治教育授课质效。开展“订单式”法治教育,重点针对存在的违法犯罪情况,量体裁衣制作课程“菜单”,供学校“点菜”。辖区内培训机构、中学和小学高年级主要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网络侵害、防范文身危害等教育;幼儿园及小学低年龄学生主要开展身体认识、自我保护、交通规则等教育等内容,确保法治教育不缺位、不缺失。
四是强化理论研究,开展检校共建。先后与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与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开展检校共建,共同研究探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法理支撑,丰富司法保护内容。合作的《高质效开展公益诉讼,强化未成年人信息保护》课题成果在《检察日报》刊发。践行检察实务进高校活动,针对大学生群体易发的帮助信用卡诈骗犯罪等送法进校园。同时,接收法学院学生见习实习,今年已接受2高校学生5人,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覆盖面。
三、完善制度,“城心”保障。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中小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开展调查,了解辖区内各相关行政部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类举措实施情况。深入医疗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未成年人保护具体实施措施,查看医疗诊断记录,督促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
仅展示704字,全文共30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