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县深化法律顾问制度座谈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734字)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提速增效。法律顾问团队累计参与政府决策论证次,审查规范性文件份,提出法律意见条,有效规避了招商引资、土地征收等领域的法律风险。例如,在高速公路征迁项目中,法律顾问团队通过合法性审查,优化补偿方案条款项,推动项目提前个月完成签约。
二是矛盾纠纷化解更加多元。推行“法律顾问+调解员”双轨并行模式,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室”个,成功调解复杂纠纷起,涉及金额万元。特别是在领域矛盾纠纷中,法律顾问通过释法说理推动“案结事了”,信访量同比下降x%。
三是基层依法治理纵深推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组织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讲座场,惠及群众万人次。在村试点“法律顾问挂钩村民议事会”制度,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相关经验被媒体报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问题:少数单位存在“聘而不用”“顾而不问”现象;法律顾问服务标准不统一,个别案件响应不及时;考核机制偏重“工作量”而非“含金量”,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问题不解决,法律顾问制度就难以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
三、聚焦重点任务,推动法律顾问制度提质增效
深化法律顾问制度,要围绕“三个转变”发力: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从“单一咨询”向“综合智治”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拓展服务领域,实现“全周期”覆盖
1.决策前端把关。建立重大决策“法律顾问提前介入”机制,对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必须组织法律顾问开展合法性、可行性双重论证。今年将试点“红黄绿”风险评级制度,对x类项目实行法律顾问“一票否决”。
仅展示694字,全文共30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