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巡察办关于践行_群众路线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有关情况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2080字)
(一)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巡察工作中面临的群众参与度不高、问题线索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挑战,紧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巡察成效的核心指标。计划通过建立一线工作法机制,推动60%以上的巡察时间下沉到田间地头、社区院落,重点收集民生领域微腐败和政策执行中梗阻问题,力争使群众实名举报核查率提升至95%以上,真正让巡察成为党群连心桥。
(二)着力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构建“三维立体”群众参与体系,线上开通码上巡微信平台实现24小时线索直报,线下设置流动接访站覆盖所有行政村,同步组建百姓评议团参与巡察整改评估。针对农村留守群体开发方言版巡察宣传广播,在集镇圩日开展巡察大篷车现场办公。特别对低保发放、惠农补贴等群众关切领域,推行巡察+审计+群众代表三方联查模式,通过数据比对和入户核验提升问题发现精准度。
(三)持续强化成果转化。建立群众诉求三色管理台账,红色标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48小时内转办,黄色标注制度漏洞问题限期建章立制,蓝色标注政策咨询问题当场答疑。实行整改成效双公示制度,既在政务网公示整改进展,又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整改明白纸。每季度开展巡察回访日活动,组织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改,由群众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
(四)着力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将群众工作能力纳入巡察干部考核体系,开展假如我是信访群众角色互换培训。建立巡察人才库动态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等群体,组建群众观察员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对提供重要线索的群众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同时严格实行举报人保护制度。通过年度巡察开放周活动展示成果,持续培育群众参与监督的社会氛围,真正实现巡察过程群众参与、成效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
仅展示754字,全文共28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