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
……(开头部分已省略624字)
3.管理规范化。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议事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规范,账目处理及时,规范纳入农业农村“三资”平台监管。
4.群众得实惠。构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党组织引领,把群众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
三、实施步骤
1.乡镇自查。乡(镇)结合实际,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对照需列入“提质增效”行动对象的情形逐一进行摸排,摸排后召开党委会会议,提出年度“提质增效”行动对象初步名单,初步名单数量不少于乡镇行政村数量的xx%,报县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2.县级审核确定对象。县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乡镇上报的对象初步名单,会同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部门开展实地复核,复核情况报县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同意后,按不少于本地行政村数10%的比例,确定年度“提质增效”行动对象名单。
3.“一村一策”制定方案。认真分析研判,深入查找薄弱原因,找准问题和不足,实行建档立卡管理,并全面建立“提质增效”行动对象台账。在前期实地调研基础上,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乡镇党委要帮助薄弱村选准产业、选好项目,按照“四明确、一公开”的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即“提质增效”行动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措施办法明确、时限要求明确,方案和整改成效向本村党员群众公开。方案提交乡镇党委会研究后,于当年xx月底前报县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仅展示661字,全文共26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