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人大2025年上半年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626字)
建议的质量是办理质量的基础。为从源头提升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主席团提前谋划,在人代会召开前,专门组织专题培训,指导代表如何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开展调研。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村居院落,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选民心声,将群众分散的、朴素的诉求,转化为主题明确、分析具体、措施可行的书面建议。此举确保了所提建议既能反映群众的急难愁盼,又符合法律法规和地方发展实际,为后续精准办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审查与精准交办,确保建议内容“接地气”
收到代表建议后,主席团并非简单地“一收了之”,而是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初步审查和分类梳理。对于内容相近的建议予以整合,对于表述不清或事实不明的,及时与代表沟通核实。在此基础上,召开主席团会议,对每一条建议进行逐一分析研判,明确其性质、重点和办理方向。随后,及时召开由镇政府领导、各承办单位负责人及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意见建议交办会,以书面形式下发交办函,明确每件建议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办理标准和办结时限,将责任压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三)全程跟踪与闭环督办,确保建议办理“见实效”
为防止建议办理“文来文往”“只答复不落实”,主席团建立了覆盖全过程的跟踪督办机制。坚持将解决问题和代表满意作为最终目标,通过电话问询、现场查看、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动态掌握办理进度。在办理过程中,积极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参与到现场勘查、方案论证等环节,变“闭门办理”为“开门办理”,增强了办理工作的透明度和代表的参与感。在承办单位答复前,要求其必须与代表进行充分沟通,听取代表对办理结果的初步意见,对于代表不满意的答复,坚决予以退回并要求重新办理,直至代表认可,形成了“提出—交办—办理—答复—反馈—再督办”的闭环管理链条。
仅展示755字,全文共38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