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060字)
(三)开展专项整治是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在xx村巡察时发现,村会计将17万元土地补偿款存入个人账户长达3年;xx镇经管站原站长伙同他人虚报面积套取补贴42万元……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金额不大,实则如“白蚁啃堤”般侵蚀着_执政根基。专项整治必须紧盯群众最关切的“钱袋子”问题:要建立集体资金“双U盾”管理制度,村级账户支出需经村书记、监委会主任同步审核;推行集体资产“云监管”,将所有固定资产录入区块链平台,实现权属变更自动预警;针对资源性资产,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比对承包地块四至,严防“缩水承包”。更要建立“三访三查”机制,对信访举报、巡察反馈、审计指出问题100%复核复查,对已办结案件开展“回头看”,确保群众利益丝毫不损、集体资产颗粒归仓。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雷霆之势推进“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
这次专项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重拳出击,确保取得实效。
(一)全面清查家底,摸清“三资”底数。底数不清是“三资”管理混乱的根源。各乡镇(街道)要抽调纪检、农经、财政等部门骨干组建专业清查组,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核查集体资金收支明细、债权债务往来、固定资产折旧、资源性资产权属等情况。要建立电子化“三资”台账,实行“一村一档、一项目一码”精细化管理,确保账实相符、数据精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清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同步公示,公开举报电话和二维码,接受群众线上线下“双渠道”监督。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等问题,要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并倒查十年账务,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仅展示728字,全文共32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