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会议交流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654字)
紧扣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能力、教育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四个明显提升”目标任务,建立所需所能“双向清单”,全面拓宽帮扶范畴,提升帮扶成效。一是精准借力补短板。对受援学校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员选派、教学质量等8个方面需求重点,充分借助帮扶学校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制定“一校一提升方案”,全面打通制约学校发展的痛点难点。目前,累计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540万元用于新建教学楼、宿舍楼等7个项目,携手东部企业采取“2+1”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28人。二是主动发力促提升。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提质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x万元实施教学楼扩建、实训室建设等30个项目,探索推行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县民族中学顺利通过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验收,县职校成功通过2024年“技能贵州”省级优质中职学校项目评估立项,进入省级优质校建设行列。三是融合聚力提质效。围绕资金投入、人才帮带、制度完善等列出25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健全长效帮扶工作机制,先后选派431名教师到东莞跟岗学习,深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152人,任命8名帮扶专家人才分别担任受援学校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推动2所受援学校健全完善管理制度49项,“组团式”帮扶地区先进理念、工作经验、优良作风逐步“扎根”x。
三、优化人才生态,全要素服务保障。
坚持“服务围着帮扶教师转、保障跟着帮扶团队需求走”,切实为帮扶专家人才提供全要素、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一是强化政治激励。优先将帮扶干部人才纳入荣誉表彰评选范围,为帮扶专家人才发放县级“优才卡”9张,对帮扶工作得力、实绩突出的1名帮扶校长予以提拔使用,并通过开设援沿群英栏目“”,宣传帮扶专家先进事迹120余篇。二是落实待遇保障。出台《x县加强来沿干部人才交流学习保障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绩效评估机制和差旅费报销、探亲、休假等制度,每年组织帮扶专家开展1次健康体检,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累计发放各类津补贴70万余元。三是注重日常关怀。认真做好“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办公、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县领导、受扶单位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帮扶专家的“双联系”机制,定期与帮扶专家人才交心谈心,积极协调解决日常工作生活困难,重大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帮扶专家40余人次,发放慰问资金4万余元。
仅展示1004字,全文共16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