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议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743字)
(二)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宣传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多措并举,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阵地宣传常态化。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大舞台等阵地,通过开设专栏、播放公益广告、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_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全年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24期,播放公益广告1200余条次,举办文艺演出60余场。二是主题活动多样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年开展知识竞赛10场、演讲比赛8场、征文活动6次,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三是教育引导精准化。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机关单位开展民族政策专题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在企业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年开展专题培训30余场,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三)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搭建平台,让各民族群众走得更近、心贴得更紧。一是文化交流频繁。举办“各民族文化展示周”活动,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活动期间,共展示各类文化作品300余件,举办民俗表演20余场,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参观体验。二是互助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汉族干部群众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在生产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500余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余个,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三是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县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共同推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年组织跨区域交流活动6次,签订合作协议3份,在文化旅游、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仅展示834字,全文共95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