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卫生院乡村两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暨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593字)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更应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必须深刻认识到,对照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照上级部门的严格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们服务能力的提升,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第一个问题,是“重量轻质”现象依然突出,服务内涵建设亟待深化。当前,我们的一些工作,习惯于在“量”上做文章,在完成指标覆盖率上用力多,但在“质”的提升上用心少。比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我们完成了体检,但体检后的健康评估、风险干预和个性化指导是否精准到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我们建立了档案,但随访服务的规范性、用药指导的科学性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了,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动态更新的及时性如何?这些“质量”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我们的服务浮于表面,群众的获得感不强,没有真正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是“医防融合”机制不够顺畅,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医中有防、防中有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医”和“防”往往还是“两张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本应是实现医防融合的最佳载体,但目前仍存在重“签约”轻“履约”、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许多签约医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诊疗上,对于签约居民的健康教育、慢病干预、康复指导等预防性工作投入不足。这种割裂的服务模式,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垮家庭”的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有效发挥基层卫生服务“健康守门人”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如何将基本医疗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仅展示701字,全文共508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