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843字)
(三)“三化”建设是锻造过硬队伍的迫切需要。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其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_实际成效。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不断提升,但在个别干部身上仍存在业务不精、程序不规范、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三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培训、严格管理,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斗争本领,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二、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三化”建设现实差距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我市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规范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部分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比如,在问题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理,存在超期未结、程序倒置等问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检查标准不统一、检查方式不规范,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工作流程不够优化。一些工作环节繁琐、重复,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影响了工作效率。例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文书制作、审核把关等环节存在重复劳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在信访举报处理中,线索分流、反馈机制不够顺畅,导致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和回应。三是文书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文书格式不统一、内容不完整、表述不准确,影响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的案件卷宗装订不规范,重要证据材料缺失;有的文书存在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损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
仅展示735字,全文共443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