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规范行动动员部署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744字)
(三)穿透监管:织密监督网络,构建长效机制。监督虚化、问责无力是问题反复发作的症结所在。必须构建多层次、跨层级、穿透式的立体监督问责体系,形成强大震慑效能。一要激活近距监督。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法定权限与履职保障,赋予其对重大决策事前介入、合同谈判现场列席、项目过程跟踪查验、财务账目定期复核的“嵌入式”全程监督权,建立监委会成员定期述职评议及履职考核直通乡镇纪委的垂直管理机制,确保监督者敢于碰硬、能真监督,扎紧第一道监督篱笆。二要嵌入智能监督。建设集成全县“三资”数据、交易过程、财务流转的“穿透式”智慧监管平台,设置产权异动、超限合同、异常支付、违规操作等自动化预警阈值,链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监管端口,实现风险实时捕捉、问题自动锁定、线索及时推送,为精准监督提供“数据雷达”。三要硬化纪法惩戒。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建立“三资”领域问题线索直查快办、专项巡察与联审联办机制,聚焦侵吞挪用、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办,既要追究行为人直接责任,也要倒查乡镇监管失责及职能部门督导缺位责任,典型案件定期点名通报,推动执纪问责从“宽松软”向“严紧硬”彻底转变,以铁规铁纪守住集体资产安全红线。
二、立柱架梁,系统重塑,全力构建“三资”管理提质增效的长效制度体系
规范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制度设计的底层逻辑出发,围绕闭环管控、交易增效、智慧监管、文化治理四大核心维度,构建治根本、管长远的新制度体系。正如__强调:“推进改革发展,重在制度体系建设,要在制度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堵住制度漏洞,更要以改革创新的锐气激发制度活力,从源头预防“老问题”复发、新风险滋生。
仅展示727字,全文共69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