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上半年网络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566字)
二、风险隐患分析研判
(一)主要风险点
1.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群众对历史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涉历史人物评价、英烈名誉等话题极易触发舆情危机。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如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宅基地确权等,这些问题容易引发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事件。此外,一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也容易在网上传播,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稳定。
3.xx镇作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信息传播速度快。一些涉及本地的民生问题、热点事件容易引发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影响镇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典型案例剖析
2025年上半年,xx镇共发生网络舆情案件3例,主要是集中在民生、宅基地纠纷和矛盾纠纷调解方面。
2025年1月3日之前,在xx小区商铺的客户,由于商场迟迟未能开业,导致未能如期获得相应的租金收益,部分客户要求商场尽快开业返还已支付的租金。这反映了一是项目履约问题,xx小区未按约定时间开业,导致客户无法获得预期租金收益,商业合同承诺未兑现,直接损害客户经济利益。二是维权渠道不畅,客户通过线下与项目方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等常规途径未能有效解决问题,被迫选择网络平台发声,借助网络传播力推动问题解决。三是监管存在缺失,相关部门在商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度、合规性建设等方面监管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商场开业延期的隐患,最终引发舆情。
仅展示679字,全文共25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