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双零社区”建设情况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1271字)
一是着力解决底数问题。为精准掌握辖区青少年群体状况,组建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专项摸排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学校联动、邻里访谈等方式,全面抓好重点人群基本情况档案管理。重点摸清创建点辖区内x岁以下青少年总人数,详细排查特殊青少年(如残疾、重病等)、困境青少年(如低保家庭、孤儿等)、单亲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监护情况及心理状态,同时精准统计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具体人数、行为表现及成因。对摸排出的信息逐一核实,建立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帮扶需求等内容的详细台账,将x个创建试点的?余名青少年全部纳入动态管理体系,同步建立一对一帮扶档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是着力抓好阵地建设。为筑牢“双零”社区创建的实体基础,按照“标准化、多功能、实用化”原则完善阵地建设。根据各创建点实际需求,为每个试点匹配?元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阵地改造、设施购置和制度完善。依托现有村(社区)办公阵地,采取单独设置或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的方式,打造集青少年活动、心理辅导、法治教育、权益维护于一体的“青少年关爱服务站”。规范上墙“双零”创建工作制度、服务流程、人员职责等标识标牌,配备图书、桌椅、心理疏导工具等设施,安排专人负责青少年管理台账的更新与档案的整理归档,确保阵地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为创建工作提供稳定的阵地保障。
三是着力营造创建氛围。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方位扩大“双零”社区创建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线上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定期推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典型案例、创建工作动态及相关法律法规,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内容增强吸引力;线下组织开展群众坝坝会、青少年主题班会、法治宣讲会等活动,在社区主干道、公告栏、活动广场等场所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栏,向居民和青少年发放印有创建意义、参与方式、求助渠道的宣传单页和手册。通过多形式、广覆盖的宣传,深入解读“双零”社区(零犯罪、零受害)创建的重要意义,有效提升群众和青少年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社会各界主动贡献力量,形成“人人关心、家家参与、社会协同”的良好创建氛围。
仅展示943字,全文共27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