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作风建设推进会暨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讲话(3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912字)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纪律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政治生命和家庭幸福。一个单位如果纪律松弛、作风漂浮,就不可能有战斗力,更不可能在复杂严峻的监管形势面前打硬仗、打胜仗。一名干部如果心无敬畏、行无底线,就必然会在各种诱惑和“围猎”面前败下阵来,最终身败名裂,追悔莫及。因此,全体同志务必从今天通报的案例中汲取血的教训,从这些高企的数据中看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真正把思想的弦绷紧,把纪律的尺子立直,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深刻汲取教训,在行动上令行禁止,坚决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和红线
刚才通报的案例,有的是我们身边的“老熟人”,有的是发生在其他地区的“同路人”,他们曾经也和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志一样,有着光明的职业前景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但就是因为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在权力、金钱、人情面前打了败仗,最终沦为阶下囚,教训惨痛,发人深省。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反思,引以为戒。在这里,我重点剖析当前我们系统内容易发生的三类风险问题。
第一类风险,是行政审批中的“设租寻租”风险。审批权是市场准入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之一。有的干部把审批权当成个人牟利的工具,对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不是想着如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而是琢磨着如何“吃拿卡要”。比如,xx市监局原副科长xx,在负责企业注册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他故意拖延,暗示对方“意思意思”;对于材料略有瑕疵的,本应一次性告知补正,他却百般刁难,逼着对方托关系、走门路。他甚至违规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大开绿灯,背后是数万元的“感谢费”。他自以为手段高明,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营真商环境,让守法经营者寒心,更让自己从一名国家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最终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我们每一位手握审批权的同志都要想一想,我们手中的权力究竟是谁赋予的?是党和人民。我们应该用它来做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捞取好处。任何企图利用审批权寻租的行为,都是对党和人民的背叛,必将受到严惩。
仅展示934字,全文共128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