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情况分析研判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863字)
在后备力量储备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通过实施“归雁计划”“青苗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我们初步建立了一个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后备人才库。截至目前,全镇共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50余人。这支队伍呈现出“一降一升”的良好态势:平均年龄下降至34.8岁,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比超过了50%;学历层次普遍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了91.6%,彻底改变了过去后备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局面。这为我们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现状之下我们更需保持清醒。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我镇部分村“两委”班子的运行状态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后备力量储备与实现村级组织的平稳过渡和长远发展相比,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找准症结,为下一步的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聚焦短板,深挖根源,精准把握面临的风险挑战
通过刚才的通报和大家的交流,问题已经摆在桌面。我们不仅要看到“症状”,更要深挖“病根”。综合来看,当前我镇村级组织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
第一,班子结构不优,整体合力有待增强。部分班子成员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头雁”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村党组织书记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在班子中威信不高,导致班子凝聚力、向心力不强,甚至存在“两委”不合、内耗严重的现象。个别班子成员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欠缺,工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影响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推进。
仅展示701字,全文共36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