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县深入贯彻__精神学习教育“听意见、改作风、办实事”座谈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018字)
一是“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一些好的政策、好的举措,在传达和执行过程中层层递减、打了折扣,群众的获得感不强。有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办事流程繁杂,让企业和群众“望门兴叹”;有的干部对上级精神“选择性”执行,合意的就办,不合意的就拖,导致政令不畅、效率低下。
二是“庸懒散”作风尚未根除,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仍有待提振。一些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有的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开会发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有的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甚至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
三是特权思想和不正之风禁而未绝,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有的在工程项目、资源审批、资金分配等环节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有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动歪脑筋、监守自盗,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我们近期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看,仅在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一个领域,就查处了套取集体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162个,挽回经济损失280多万元。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了_执政根基。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在于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政绩观出现偏差。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决不能讳疾忌医、等闲视之,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坚决予以整治。
仅展示650字,全文共33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