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村干部座谈会发言材料:从“键盘侠”到“泥腿子”的蜕变之路
……(开头部分已省略313字)
2.与村两委拧成“一股绳”是成事之基
驻村初期,我曾因“急于求成”走了弯路。后来意识到,村两委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建立“每周联席会”机制,大事共商、难题共解。例如,在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中,工作队与村两委、小组长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仅用2个月就完成摸底。事实证明,没有村两委的支持,驻村工作寸步难行。
3.原单位支持是坚实后盾
县农业农村局为驻村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支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发展方向,同事在农业技术、项目申报上“云端支招”,单位还捐赠办公设备、图书改善村部条件。这份“娘家”力量,让我更有底气为x村“造血”赋能。
4.淡泊名利方能收获“民心账本”
有人认为驻村是“镀金”,但我更珍惜村民的信任。村民主动帮我修补漏雨的宿舍、硬塞来自菜园的蔬菜,这些点滴让我明白:村民的笑脸是最硬的“政绩”,他们的信任是最厚的“资本”。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村两委班子活力待激发:尽管x村获评2024年全镇唯一五星村,但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1岁,对新兴产业接受度较低,创新突破动力不足。
2.集体经济结构单一: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x万元,90%依赖土地、固定资产出租及收益分配,板材厂、草莓园等经营性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数字化治理滞后:村务管理仍依赖传统方式,智慧党建、电商平台、新媒体宣传等数字化工具推广缓慢。
仅展示570字,全文共13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