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情况通报
……(开头部分已省略949字)
(三)推动明厨亮灶,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园餐监管。全市已有780所学校食堂实现“明厨亮灶”,通过视频监控、网络直播等方式,将食材加工制作过程实时展示给学生、家长和监管部门。同时,建立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接入学校食堂和配送企业的食材采购、加工操作、人员健康等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和动态监管。专项整治期间,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发现并处理异常数据线索150余条。例如,市中学食堂通过“明厨亮灶”系统,家长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孩子用餐的制作过程,有效提升了家长对校园餐的信任度。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共治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宣传信息800余条,制作食品安全科普视频12部;在学校设立宣传栏150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为学生、家长和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20场次。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认真查处,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校园餐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剖析精准查摆,校园餐管理仍存突出问题
尽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检查中也发现“校园餐”管理领域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学校对校园餐安全重视程度不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责任分工不明确、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x县某小学虽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未明确各岗位具体职责,导致食材验收、加工等环节出现监管漏洞。一些校外配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为降低成本,在食材采购、配送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仅展示763字,全文共32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