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集团月度全面预算分析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010字)
二、聚焦降本增效,深化精细管理,在提质增效中筑牢竞争优势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它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是穿越经济周期的不二法门。今年以来,集团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过推行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仅x钢材、x化工原料两项,上半年累计节约采购成本近8000万元;x分公司通过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18%,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2%,年化效益预计超过3000万元;通过全面盘活存量资产,清理处置低效闲置资产,回笼资金1.2亿元。这些成果证明,降本增效的空间是巨大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工作还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必须把降本增效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第一,要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成本观。成本控制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者采购部门的事情,而是渗透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共同责任。设计环节要树立“设计即成本”的理念,从源头上优化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工艺冗余。生产环节要向精益生产要效益,杜绝跑冒滴漏,减少废品率,提升设备综合效率(OEE)。营销环节要精准投入,提高营销费用的转化率,不能再搞“大水漫灌”。要把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头,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
第二,要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严控非生产性支出。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的“刀刃”上。各单位必须对非必要的会议、论坛、庆典等活动进行严格审视,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对于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管理费用,要设定更加严格的预算红线,强化审批和审计监督。要建立投入产出效益评估机制,每一笔大额支出,都要回答清楚“为什么要花这笔钱、能带来什么效益、有没有更节约的替代方案”这三个问题,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其所、用出实效。
仅展示827字,全文共34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