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市能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调度会讲话
……(开头部分已省略1623字)
二、深挖根源与把握要义并重,必须下足“解剖麻雀治根本”的功夫
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表现在现场,根子在管理,核心在责任。治本攻坚,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上找办法、建机制。
第一,要害是拧紧“责任链条”,核心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这个定位绝不能动摇。如果企业自身不想安全、不会安全、不能安全,外部监管再严密,也终究是徒劳。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政府急、企业不急”的被动局面,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如何压实?不能仅靠说教,必须动真格、见实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探索建立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红黑榜”制度。对那些安全投入到位、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红榜”企业,要在项目审批、产能核定、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倾斜和奖励。对于那些屡次违法违规、隐患丛生、整改不力的“黑榜”企业,不仅要依法顶格处罚,更要与市场准入、银行信贷、评优评先等硬约束挂钩,实施联合惩戒,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真正感受到“安全就是效益,失安全就是失市场”。今年上半年,对x煤矿因多次瓦斯超限且整改不力,我们不仅予以顶格处罚,还将其列入“黑名单”,暂停了其新建项目的审批,相关金融机构也调降了其信用评级。反之,对安全投入大、成效好的x电力公司,我们在政策上给予了倾斜支持。这种导向必须更加鲜明。
第二,关键是强化“监管利剑”,核心是提升部门监管效能。监管部门的职责,不是当“甩手掌柜”,更不是当“事后诸葛亮”,而是要当好“守夜人”和“服务员”。必须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执法与帮扶并举。监管要“长牙带电”。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敢于较真碰硬,该停的坚决停,该关的坚决关,该罚的坚决罚,形成强大震慑。要规范执法检查,提高执法的精准性、科学性,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执法,真正查到要害、罚到痛处。服务要“精准滴灌”。要聚焦那些安全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组织专家“上门问诊”,开展高风险作业帮扶服务,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查找短板、解决难题,切实帮助煤矿解决数据失真、风险失管等问题,提升其本质安全水平。我们的监管信息平台要进一步升级,不仅要能发现问题,更要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风险趋势,提前发出预警,实现从“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的转变。
仅展示987字,全文共49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