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心得体会
……(开头部分已省略735字)
这种认识的转变,带来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重塑。过去,看到不断攀升的违法查处数据,比如今年以来全市查处的14.14万起交通违法,包括429起酒醉驾,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但现在,我看到这些数字背后,是429个可能破碎的家庭被我们及时挽回,是无数个潜在的事故风险被我们成功化解。这种从“执法者”到“守护者”的心态转变,让工作的意义变得更加厚重。我们不再仅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更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捍卫者。这种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比任何考核指标都更能激励我们前行。
二、从“惯性”到“革新”:在时代变局中求索交通治理新解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__三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中,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是重要一环。这对我们传统的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不能再简单依赖“人海战术”和经验判断,必须打破路径依赖的“惯性”,主动拥抱变革,寻求“革新”。
我深刻体会到,这种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革新。过去我们习惯于“哪里出事堵哪里”的被动应对,但安全生产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核心在于预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以我市正在推进的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为例,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全市625个行政村,农用三轮车存量高达8946辆,道路条件复杂,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管理难度极大。如果按照老办法,仅仅是上路查车、进村宣传,效果往往是“雨过地皮湿”。但现在,我们学习并参照今年刚刚实施的我省地方标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对全市625个行政村进行了风险画像,精准识别出4个红色高风险村和10个橙色较大风险村。
仅展示727字,全文共28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