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暨社会工作部长会议交流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1719字)
二、聚焦暖“新”服务优保障
(一)市场化运营暖“新”阵地。创新运营模式。坚持以“场地换服务”理念,在全省率先推行第三方骑寄公司运营暖“新”驿站工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运营公司,盘活社区闲置用房,改造建设暖“新”驿站。运营公司负责驿站日常管理和维护,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车辆维修、租车卖车、充电换电、24小时免费道路救援等“一站式”服务,实现第三方提升收益、“小哥”增加收入、社区减少开支、驿站可持续化经营的共赢局面。完善服务功能。在暖“新”驿站内设置休息区、阅读区、餐饮区等功能区域,配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免费WiFi等设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与周边商家合作,推出专属优惠服务,如餐饮折扣、购物优惠等。同时,设立快递代收代发点,方便“小哥”收发快递,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建成暖“新”驿站7处,常态化服务新就业群体4000余人,日均服务人次达500余人。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暖“新”驿站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制定服务标准和考核细则,定期对运营公司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及时收集新就业群体反馈意见,对服务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督促整改。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驿站管理,通过成立驿站自治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驿站运营中的问题。
(二)个性化提供暖“新”服务。整合服务资源。积极整合长者食堂、医院、律所等服务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体检、法律咨询、“8元吃饱”套餐等特色服务。与医院合作,定期组织健康体检活动,为“小哥”们建立健康档案;与律所合作,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提高新就业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2024年,累计开展免费体检活动10次,服务人员800余人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0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人次。精准对接需求。链接职能部门、爱心企业等65项社会资源,联合开展“微心愿”意见诉求征集活动。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建立“微心愿”办理跟踪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确保每个心愿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微心愿”活动200余次,收集办理意见诉求600余条,服务覆盖7000余人次。拓展服务内容。针对新就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拓展服务内容,如为有学习需求的“小哥”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子女在本地就学的“小哥”提供入学政策咨询和协助办理服务;为有创业意愿的“小哥”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扶持等。同时,建立新就业群体人才库,对表现优秀的“小哥”进行重点培养和推荐,为其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仅展示1078字,全文共59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