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_通报形式主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情况报告(2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900字)
(一)关于“考核隐形变异、指标繁杂”问题的自查情况
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指挥棒一旦失准,就会导致行动跑偏。我们对照“考核体系庞大繁杂”“考核指标不够合理精准”“频繁开展排名通报”等问题,重点对我局现行的对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的年度综合考评、专项工作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等共计5大类考核体系进行了全面“体检”。
查出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部分考核指标存在“重痕不重绩”的倾向。在一些专项工作的考核细则中,对佐证材料的要求过于细致。比如,在安全生产检查考核中,我们发现对“会议记录”“培训照片”“宣传稿件数量”等过程性材料的分值权重设置偏高,而对“隐患整改率”“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情况”等结果性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对不足。这在客观上可能引导基层单位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做好材料”上,而非“做好实事”上。个别单位为完成考核,甚至出现“一张照片反复用、一份材料大家抄”的现象,背离了考核促进工作的初衷。
2.考核排名通报存在简单化、机械化问题。我局在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等领域,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建立了月度或季度巡查评比和排名通报制度。这项制度在推行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也暴露出一些弊端。部分基层单位的干部反映,过于频繁的排名,让他们产生了“为排名而工作”的压力,每月为了“争上游、保位次”,在迎检和材料准备上投入了过多精力。更有甚者,为了在巡查中获得好成绩,在检查前夕搞“突击式”整治,检查过后便有所松懈,影响了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仅展示648字,全文共830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