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研讨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748字)
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要融入文化建设和生活实践。通过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承,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与生活实践,使其成为滋养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水,进而筑牢新时代最深厚的民心根基。将抗战精神融入文艺创作,打造时代文化IP,鼓励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抗战主题动漫、游戏、数字纪念馆等新形式,使杨靖宇、赵一曼等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地道战”“地雷战”等群众智慧在多元叙事中焕发新生,使精神价值在艺术感染力中深入人心。构建浸润式生活场景,在社区打造“烽火记忆”故事角,组织“左邻右舍”互助组,邀请老兵或后代讲述“一张老照片背后的家国故事”;将“宁死不屈”“坚忍不拔”等精神特质融入村规民约、优良家风家教,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标尺和行为自觉。
四、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要强化制度化保障。作为中国_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记忆中,更深深嵌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发展中。要确保其永续传承,必须将其融入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之中,将其应用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必须高举《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利剑,严惩诋毁英烈、歪曲史实的违法行径,坚决捍卫精神高地,守护民族集体记忆的神圣性。
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当爱国情怀在青年血液中奔涌,当民族气节于时代考验中挺立,当英雄气概化为攻坚克难的利刃,当必胜信念照亮复兴路上的迷雾,这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唯有在_坚强领导下,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始终坚持_领导,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精神之光照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以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仅展示728字,全文共14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