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社局书记在政协会议关于就业工作汇报
……(开头部分已省略1131字)
四、区域协同,培育劳务协作新动能。立足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机制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育,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拓展劳务协作“朋友圈”,与陕西镇安、湖南慈利等地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搭建对接供需平台。实时共享岗位信息和劳动力资源数据,促进供需精准匹配。与镇安、慈利、和县、南谯等地合作开展招聘活动x场,输送岗位x个。针对区内用工紧缺企业,帮助对接云南昆明、甘肃陇西、慈利、镇安等地,开展x场专项招聘活动,成功入职x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区集成电路封测技术员”项目获得省级劳务品牌认定,“四季新农人”项目获得市级劳务品牌认定。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新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当前工作仍存在以下深层次矛盾需加速突破:就业岗位持续缩减,一季度x家重点企业调查中,仅有x家企业计划增加人员,不足四分之一;就业总量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同期登记失业人员x人、增长x%;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本地劳动力、特别是经常处于失业状态或面临失业风险的劳动者群体,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无技能特长但待遇期望普遍偏高。
对此,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立足人力资源开发,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深挖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组织企业在市内外高校开展校园招聘,落实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开展农村劳动力调查摸底,实时监测转移就业情况;持续深耕特色劳务品牌,发挥品牌辐射带动效应,吸纳农民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一人一策”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持续开发养老服务、残疾人之家等基层公益性岗位,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仅展示790字,全文共2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