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践行新时代_群众路线、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专题研讨会发言
……(开头部分已省略661字)
二、一种姿态上的自省,警惕“办公室”里的无形高墙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时常警醒自己,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在不知不觉中与群众之间筑起一堵无形的高墙。这堵墙,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姿态上的。有时候,职务高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时间反而少了;会议多了,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机会反而少了。我们习惯于通过报告、数据来了解情况,却可能忽视了报告背后那些鲜活的、带着情绪和温度的个体。
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前段时间,我没有提前打招呼,在一个乡镇的客运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的班车。身边候车的乡亲们,聊的是赶集的收成,是孩子上学的车费,是对某条线路发车频次的抱怨。那些朴素直白的话语,比任何一份调研报告都更具冲击力。那一刻,我不是什么“局长”,只是一个普通的乘客,我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焦虑和期盼。这种“沉下去”的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倾听,需要平等的姿态和真诚的共情。我们必须学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去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指导工作”。
这种姿态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克服一种潜在的官僚主义心态。比如,在接待来访群众时,是多一份耐心倾听,还是习惯性地让下属处理?在面对群众通过网络提出的尖锐批评时,是真诚反思、积极回应,还是感到冒犯、敷衍了事?这些细节,恰恰是检验我们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最真实的试金石。我深知,只有当我的脚上沾了更多的泥土,我的心里才会沉淀更多的民情。
仅展示627字,全文共25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