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公司“十五五”时期工程监理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686字)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规模在“十四五”期间保持了稳健增长。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643.1亿元。进入“十五五”时期,尽管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能放缓,但存量市场的改造升级、新兴领域的投资建设以及服务价值链的延伸,将共同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工程监理企业13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全年承揽合同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500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营业收入”是包含了工程监理企业从事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施工等所有业务的“营业收入合计”,而“工程监理收入”则特指企业经营工程监理核心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数据显示,监理企业业务多元化趋势明显,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占比正逐步提升。
展望“十五五”时期,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以及服务价值提升等因素,预计到2030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市场总规模有望突破2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6%-8%之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不再是项目数量的简单叠加,而是服务模式创新带来的价值提升,尤其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全面推广,将显著提高单个项目的合同额与利润率。
(三)产业政策与监管要求
“十五五”时期,产业政策将成为引领工程监理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1.服务模式集成化:政府部门将继续大力倡导和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该模式整合了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咨询服务,旨在为业主提供一站式、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这将要求监理企业必须打破传统单一业务壁垒,向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商转型,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仅展示766字,全文共6941字